氣候危機有解! 農業跨域循環「碳行動」邁向零碳新世紀

10 月 20, 2022 | 新聞採訪

面對全球氣候危機,人類要做到淨零碳排,其實可以從日常生活就開始。由循環台灣基金會、美國穀物協會、京冠生技攜手辦理的2022智慧農業週「農業淨零行動論壇」,串聯農委會、NGO及國內外重要農畜產業鏈包括東糖能源、里仁、隆昌牧場等產官研三方代表,從食材、飼料、肥料、燃料等面向,深度探討從日常消費到餐桌飲食的具體減碳行動,豐富議題吸引近百人報名出席,為本次智慧農業週同時段人氣最高的論壇活動,足見台灣農食循環減碳相關議題備受關注。

image

(左起:里仁周瑜瑛開發經理、美國穀物協會盧智卿代表、京冠生技楊青山董事長、農委會淨零碳排辦公室莊老達執行長、隆昌牧場邱石崇董事長、京冠生技畢家甄副研發長;圖片來源:京冠生技提供)

新農業淨零減碳關鍵 化被動為主動,加速建立農業碳權機制

農委會淨零碳排辦公室莊老達執行長表示「農業部門不能止步於因應與調適,農業有能力為淨零做出更多貢獻」,不只是因為氣候變遷會衝擊台灣的糧食安全,更重要的是只有農業能產生自然碳匯,是維繫生物多樣性及環境保護的根本基礎。莊執行長也分享農委會現正展開的各項農業部門減碳關鍵戰略,包括透過推動有機複合肥料、友善環境耕作獎勵、生質能裂解場域等措施,將全台500多萬公噸農業剩餘資材進行全材再能源化、資源化及材料化。此外,農委會同時也在研擬碳足跡及取得碳權的一條龍驗證輔導方案,加速建立農業碳權機制。

循環台灣基金會黃育徵董事長也透過預錄影片進行簡報,強調「經濟和農業作為國家發展引擎,決定一個國家的產業治理、生活環境與方式,也決定國家的韌性和永續性」,台灣應跳脫榨取性的線性經濟,運用智慧科技,發展強調恢復、再生、包容的新農業和循環經濟發展文化。

農食副產物高值化再生循環 打造動物精準營養生態系

甫獲中經院循環經濟英雄獎的京冠生技楊青山董事長表示,京冠生技連續兩年辦理智慧農業週論壇,著眼的是農業乃經濟之母,而不斷開採、消費、丟棄的斷崖式經濟模型必須改變,透過跨域整合、碳價值與數位科技的導入,期許開創新農業革命的濫觴。京冠生技畢家甄副研發長也在論壇中分享,京冠生技專注將碳足跡趨近於零的農食副產物生質材料,以仿生固態發酵專利技術,讓菌種與咖啡渣、豆渣等食品餘料結合,開發具無抗生素飼養特色的動物功能性、機能性保健產品。畢副研發長更進一步指出,為了確保農食副產物的高值化成效,京冠生技也致力研發與產學合作,透過生醫技術確保機轉與成分的定性定量,讓原本可能淪為廢棄物或低廉肥料的農食副產物,再生成為兼具營養功能與機能性保健的高價值商品,打造具精準營養特色的生態飼養(ecofeed)產業鏈。

農地友善 發展永續新食力

里仁周瑜瑛開發經理則分享以社會企業模式實踐永續的經驗。在支持花蓮部落青農種植有機黑豆的案例中,她提到,除了以契作方式守護耕地上的環頸雉等生態,更串連食品廠商開發全食利用完全零廢棄的全豆黑豆乳,而里仁多年的永續飲食推廣經驗,也透過「永續食材指南」的指標引導消費者在賣場輕鬆進行綠色消費。東糖能源梁耀光總經理透過預錄影片分享,運用厭氧發酵後的沼渣沼液開發成對土地友善的肥料。沼渣沼液含有豐富的氮、磷、鉀及有機質等肥分,可作為肥料回歸農地使用之外,有機質還可增進土壤的碳存量,以每公頃土壤能吸納20至50噸的碳來估算,長期在農地使用有機質,將有助於提升土壤的固碳效果。

永續農業兼顧產業與環境發展 創新生物技術助攻農業、交通減碳

美國穀物協會盧智卿駐台代表指出,因應氣候變遷衝擊農業生產環境,美國自1990年起推動永續農業工法,以免耕、輪作、覆蓋作物等措施保護土壤,同時導入如自動駕駛、GPS 曳引機、無人機和衛星圖像等科技,實踐精準施肥、智慧灌溉,降低水土流失風險並減少碳排,估計目前已提高灌溉效率達46%、減少31%碳排與58%的土壤流失。盧代表進一步分享,其中,玉米的生產效率更提高41%,使美國能夠將1/3的玉米運用在低碳汽車燃料(生質酒精)的製造;截至2019年,低碳汽油(玉米乙醇)為美國的交通減碳量達5.4億噸,且隨著固碳技術及永續農法的精進,推估2050年低碳汽油可達到零碳。盧代表強調,台灣若能擴大使用E10低碳汽油,估計一年可降低約220萬噸碳排放,將有助於達成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。

產官跨域共解氣候危機 建構新農業循環經濟先導示範

論壇最後也安排與會貴賓針對高值化農業、減碳技術、跨域行動者等議題進行對談。面對新農業的推展,莊執行長表示,要把碳價格考慮進去,農委會已經徵求許多科專計畫,希望學界與企業攜手開發更有效的農業高值化產品和技術。以動物福利雞蛋聞名的隆昌牧場邱石崇董事長也於對談中表示,需要政府加速碳稅相關法規和政令的訂定,讓台灣與全球趨勢接軌,也可降低農產品未來進出口的困難度。


至於如何跨域合作發展循環經濟模式,京冠生技以自身的豆渣高值化為例,說明規劃與全球前三大電子廠商合作、引進智慧化管理系統,從原料清運就開始進行品質管理,讓生產端的碳排熱點降低,最終透過產學合作實驗,確認農食副產物高值化成果能有效減少疾病、促進生物生長。楊董事長也表示,京冠生技作自許成為農食副產物循環的碁石者,未來也將持續推動相關公益論壇、串聯更多國際經驗,讓從土地、餐桌、到環境的永續理念更深植人心!

image 1

(圖片來源:京冠生技提供)

您目前沒有加入任何產品在詢價單